2015年8月25日 星期二

處暑/烏石港上的黑潮書店





時序進入處暑,該涼了,卻一下天熱,一下暴雨,所以叫做「秋老虎」。古人說,「六月颶,七月風颱母」,果然今年台灣就吃足苦頭,老樹氣數全盡,颱風掃過樹幹上的葉子顯得凋敝枯黃。

被清晨的轟隆陣雨打醒,近午,在南港展覽館1號出口右方搭上國光號公車,車行直駛往宜蘭,穿過雪隧,走過頭城,四十分鐘來到海港。

這是一個離都市如此接近的港口,面向太平洋,鄉村的氣味與淡淡海潮在這餘悶的正午,風徐徐吹來,踏上遊客中心的階梯,坐在草坪上,眼前望去藍藍的地平線映在眼前,白色帆船筆列,那裡有些是要賞鯨的漁船,駛向海洋,往太平洋中的島嶼龜山島,而我站的地方,就是烏石港。


出生在墾丁,曬了滿身黝黑的Peter指向海洋那端對我說,「烏石港曾是宜蘭第一大港,清朝年間,吳沙帶人從中國入墾蘭陽,就在頭城設立據點,當年這裡可說是熱鬧非凡。後來因為洪水氾濫,帶來大量泥沙淤積,造成堵塞,商船轉往蘇澳港,烏石港就漸漸凋零。」他沁著汗水輕輕地說,這東北角山海交界的停船港之所以名為烏石港,就是因為這海下方的礁石都是黑色的。

這讓人想走到港灣低下頭去驗證那石礁的顏色。

「每次到這裡來,我就覺得輕鬆,什麼都忘記了,就這樣站在這裡,吹著風,一整個下午過去了,還是沒有任何動靜。這村落的景色,就像我出生的地方一樣,讓人舒服。」人生一直處在忙碌打轉的Peter帶著懷念而愉悅的語氣,這麼敘述。

聽說宜蘭多雨,但今日無雨,左眺望出去,遠處是土地公廟,李哥站在一旁笑,「喝酒說蓋廟,過溪就說要造橋。」這句台語俗諺真是很台灣,李哥說這裡廟最多了!李哥姓名李垂麟,是個在上海打滾十多年後返鄉的男子,臉帶歷經風浪的滄桑,穿著極為灑脫,神態熱切,他手推臉上的眼鏡直爽的說「以前啊,宜蘭真的天天下雨,現在就沒這樣,所以我覺得更好,更適合居住。」如今他帶著一身俠骨,返回家鄉,試圖打造一個村人願意來的地方,而這聚所就是今日我所站之處──黑潮書店。

名義上雖為書店,但目前還在摸索未來的道路,年輕的Peter帶著公司理想,希望跨過自身城市來到新地理時,先慢慢熟悉環境,試圖一點一滴的累積出書店風貌,不僅是書,更希望以活動、在地藝術家創作、座談及不同型態的迷你演唱會、餐桌,形塑出烏石港的海洋文化傳述地。

這的確是理想,但,若你親身到這裡,站在遊客中心的二樓黑潮書店之處,或許,你也能與我一樣體會到一種深深的情緒。

你或許也會不發一語,只是靠在玻璃圍欄上看著180度的海平面線,深吸口氣把氧打入肺片裡,這裡聽不到海浪聲,沒有塵囂,車行不會阻擋視線,僅有平靜的帆船,靜止時間在這一刻,人對人的度量失去意義,只有自己與自己的關係。

也或許,你與朋友失笑破敗的人生缺口,譏諷生存的無力感,悲嘆無常,亦或談情說愛,你會發現,這時候僅有你們談笑風生的存在,生命變的沒有貧富重力,惱人的事物,並未因此煙消雲散,卻多了餘韻能夠支付應對的能量。

我們都需要在日常繁忙生活之中,試著掙脫開束縛與對人的為難,淨一淨心靈塵埃,而那可帶我們蒞臨到那種情懷的所到之處,我想黑潮或許在尚未成形之際,反而以空曠之態就已完整的傳達了一部份的完成。

我是帶著工作而來,卻在離開的時候,在心中讓出一塊空白而返,這讓我覺得,在這個島上,還有著許多陌生之境是我尚未著陸之處,每處的風景,總令人增添了眼界,更燃起新鮮感與探索的曙光,而這種體驗何嘗不是種幸福呢?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kuroshiobooks?fref=ts
黑潮書店/烏石港遊客中心二樓
地址: 261宜蘭縣頭城鎮港口路15之30號2樓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