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母,十幾年前,二十多歲時,這裡,是我家。
2013 年9月午後,站在好丘天母店,心裡真有無限感概。曾在天玉裡生活七、八年的過去,淡淡的油然浮起。年輕時,這裡,是溫莎小鎮,那至少是1990年的事情了。
原來溫莎小鎮是在石牌路二段尾緊接行義路上,遷至天玉裡後,增了庭大貴氣,也能突顯天母西式獨棟庭院洋房特有石牆別墅的氣質,那時,邁入餐廳前的小徑,圍繞雕花柱鐵圍牆,大庭院中榕樹枝幹扶疏,這條坡道即使都是柏油路面,但卻有古道清幽之感。往上,屹立不搖的是敦煌書店,書店旁總有著小餐廳與藝廊,在往天母東路巷子散步下去,以前在那裡琉璃工坊優雅沉靜,少有人知道,深入其中還有咖啡座,深黑色壁面映照琉璃姿色,有著傲骨與涵養。
從溫莎離開後,中山北路七段的『隨意鳥地方』?? 小酒吧就來了。美式酒館取代法式優雅,Haagen Dazs 也取代了其它,我竟然也已忘記過去屬於這屋子前身的記憶。
歷經十多年後,天母庭院石屋成了好丘腹地。天母這個經過不同居住者更迭來去,多年來,原住在此的許多外來者返回了他們故鄉,餐廳們,開了又收,關了又更替新者,不免有新建、增建,唯有那G&G 熟食店、圓桌武士、廣田洋果子、吃吃看還能屹立不搖。
好丘前這顆欒樹,是他們種下去的,從芝山岩移居而來的欒樹高兩層樓,青苗發芽了,看不出三個月光陰就讓它像是在這裡一輩子,圍牆上黃槿花開盛了,戶外木廊旁蕨葉植栽,混雜卻不失序,小院子裡韓國草是一個意外序曲,二樓陽台上遙望天際,秋天依然炎熱的台北,輕風呼呼吹,這便是天母氣息,悠哉而平靜,緩慢步調,閑來無事的安適感一點都沒變,我想,秋冬來時,這欒樹就要開花結果了,多少年前誠品天母欒樹節是否能隨著好丘蒞臨而有新生的時機。
此刻的好丘,開幕第四天,鄰居伊聖斯早早便蹲點,週六一樓咖啡廳,往來人潮不斷,一樣有部份小農製品,各色口味貝果、生鮮的蔬菜與馬修優格也上承架,精簡而不拖泥帶水,二樓文創作品布包、襪子、皮件、服裝、陶藝、雜貨與小小擺攤市集、三樓小展覽,熱騰騰的在百來坪空間攤開,好像在等待著什麼。
過去,總是讓人懷念的多,在地者,總不忍居處凋零靜寂,沉默了近十年的天母,隨著商圈遷移與不景氣而淡淡閒置,還原了住宅區該有寧靜,卻讓人不免想起以前七段中山誠品的風華,那片蓮花池,扶搖而上的木作地板,那咖啡香與綠意,曾為當地人染上的思維與造形,那些閉上眼睛就能用心描線出的印相,我們談起這裡傳達出的深邃情調,當年天母更具氣度、考究、充滿滋味、張力,冥想三昧,交疊的思緒鮮明。
對於此次好丘在天母,我其實是感激,某些該活過來的,或許能經由這些已具備旺盛活動力與清澄的才能者,通過循環的新生漩渦,為這個逐漸消褪分割的地理形成一種新流動,藉助型體,再生動的表達出天母的韻味。
新生總能為舊地理帶來力量與正氣,文化的傳播也就依靠這些豐富多姿的行動開展,但願好丘孕育出深受在地人們愉悅的紋理,也祝福好丘未來能像庭院前那顆欒樹充滿豐穰的力量。
老欒樹從芝山長大成熟而來,就同中子文化從簡單生活節而生、在四四南村深耕繁茂,如今,天母再展店,徽章也蓋在這地理了,讓人不禁期盼,十年之後,融匯森羅繁象後,它將成為怎樣的情狀。
週二至週日11:00-22:00台北市士林區天玉街38巷16弄2號02-28735889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